贵阳是一座有着600万人口的全国文明城市。多年来,这里的城与人温暖互动、人与城共生共荣,在发展中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双飞”。
城市承载文明,文明润泽城市。今天的贵阳,广为播撒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种子”焕发出勃勃生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美丽画卷正在铺展开来,文明贵阳的大街小巷、一草一木都为城市文明写下了生动注脚。
【资料图】
创新融合:拓展阵地强服务
2018年,贵阳市探索开展清镇市首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工作。
2019年,先行建设观山湖区和乌当区第二批国家级试点。
2020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8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全覆盖。
……
2023年,贵阳市委党校等7处阵地被列为首批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南明区图书馆等22处阵地被列为首批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进一步整合各类阵地资源,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阵地的基础上,贵阳市以“制度化推进、品牌化运作、多元化发动、全面化融合”工作模式,整合重大典型资源,建立刘芳工作室、雷月琴工作室、刘兴顺工作室、社里乡亲宣讲团、袁老师工作站、明珠助老社等团队工作室,充分发挥了工作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文明风尚“名家引领、资源共享、全面提高”。
精准服务:“需求侧”链接“供给侧”
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贵阳市打通群众“需求侧”与志愿服务“供给侧”有效衔接渠道,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数据”互通互融工作体系,并探索建立“问单—点单—派单—分单—核单—领单—结单—评单—晒单”的“九单”运行流程,对志愿服务项目实行闭环管理,实现了从“政府端菜”到“群众点菜”的深刻改变。
“精准滴灌”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菜单”,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推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扎实开展,使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更加鲜活、更接地气。
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据统计,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123万人,其中,有志愿服务时长的达82万人,累计服务时长为3949.8万余小时,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420余支,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4.48万余个。同时,贵阳市涌现出了“爱心观山湖”“相约星期三”等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社会效益高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品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文明有底色,最美“志愿红”。如今的贵阳街头到处可见“红马甲”活跃的身影,“志愿红”成为贵阳“最美流行色”。
移风易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节俭消费,减排场不减人情,真正为人情债‘减负’了。”“过去村里婚丧嫁娶都在比谁家操办得更‘场面’,现在比的是谁家办得更文明、更节俭。”……
如今的贵阳农村,文明乡风蔚然成风,群众真切感受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成效。这背后是文明实践者的坚守。
近年来,贵阳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治风”工作。
为使“治风”见到实效,贵阳市建立了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构建起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在强化刚性制度约束上下功夫的同时,贵阳市还着力把好的规矩“树”起来、治理标尺“立”起来,建立红白事申报制度,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弘扬新风。
在实践过程中,贵阳市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好媳妇、好婆婆、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的榜样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对陈规陋习说“不”。同时,充分运用接地气的方式,把移风易俗融入理论宣讲、文艺巡演等活动中,使文明理念入脑入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下一步,贵阳将按照中央、省、市“两心融合”的具体要求,升级改造贵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同时,将以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资源整合更加到位、服务群众更加精准为目标,不断探索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记者宋子月
编辑:宋德政
统筹:汪东伟
编审:干江沄
标签:
贵阳是一座有着600万人口的全国文明城市。多年来,这里的城与人温暖互动、人与城共生共荣,在发展中实现...
据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3月3日消息,近日,省发改委公布2023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202...
3月2日,“学雷锋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由贵阳市委网信办指导,观山湖区委网信办、观山湖区精神文...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3月2日夜间到3日凌晨,贵州省贵阳市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开展人工增雨抗旱作业,...
春暖花开好时节,万象更新春日美,连日来,贵阳市南明河畔的李花、海棠花迎春绽放,吸引了不少市民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