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拉弦乐器胡琴的基础上改制而成,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
一把好琴的诞生,有赖于琴匠的丰富经验和精湛的工艺。今年71岁的刘仲仁是贵阳民间的一位手工制作京胡的老匠人。受到父亲影响的他,从小迷恋京剧,早在七岁的时候,就和父亲一起登过台唱过戏。加上身边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票友,他对京剧的喜爱越来越深,逐渐开始琢磨起制作京胡。
(资料图)
刘仲仁的一生与京胡结缘。读书时期,他便制作了第一把京胡;青年时期,参加工作正是因为琴师招聘;中年时期,他拜师学艺正式开始了专业性的学习。而他真正制作京胡,则是在他退休之后,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钻研。
京胡主要由琴担子、琴筒、琴码、琴弦和弓子等部件构成。看似简单的结构,却也藏着复杂的制作工艺,包括选材、烤料、校圆、钻孔、配筒、开凤眼、蒙皮子、做琴码等,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道工序都决定着京胡的优劣。
在选材方面也相当讲究,一般以福建的紫竹为上品。有很好的材料以后,关键还是在制作上,琴筒和琴担、琴轴紧密的配合尤其重要。俗话说,“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京胡拉断腰。”京胡是高音乐器,结构简单,音域相对较窄,容易出噪声,一把担子,刘仲仁往往要配上两三个琴筒,分别拿不同材料的琴筒上到琴上,请专业的琴师一一试音,再来调试出完美的音响效果。
始于兴趣,终于坚持,成于热爱。在刘仲仁退休的这十来年里,他制作了几百把京胡,修缮的京胡不计其数。很多省内外的琴师更是慕名而来找他做琴、修琴、学琴。他在网上与专业琴师一起交流,不断精进自己的工艺,同时也有一些素未谋面的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跟他学习做琴。如今,每到周末,票友们都会聚到他的家里,选上一把适合的胡琴,唱上一两首曲儿,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出品人佘崇忠 周治友
监制况顺强
总策划黄震
文案吴鸿媛
拍摄杨晓伟 吴鸿媛
剪辑张鑫 吕京鸿
编辑:吴艺舟
统筹:赵子滟
编审:干江沄
标签:
贵阳网·甲秀新闻讯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18世纪末期,随着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形成,在...
近日,记者从贵阳市南明区商务局获悉,2022年南明区改造提升的17个农贸市场已全部启动改造工作。花果园...
7月15日,随着项目总监下达工程开工令,贵黄(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延伸段建设项目全面开工,进入实质性...
网上填报志愿前的准备考生及家长必须要认真阅读、熟知和了解:1 《贵阳市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
7月15日,记者从贵阳市工商投集团获悉,其系统内企业贵阳险峰物流有限公司获得授牌,被正式授予国家3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