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肿瘤内微生物组可知肝癌预后
-
2023-08-09 09:23:34
来源:健康报
-
(相关资料图)
本报讯(特约记者 陈明雁 通讯员 杨华瑜 干玎竹)近日,《临床与转化医学》杂志以论著形式发表了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毛一雷、杨华瑜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肝细胞癌肿瘤内微生物组显著不同于癌旁组织,不同患者之间、同一患者的不同病灶之间均存在明显异质性。研究提示,通过分析肝脏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特征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肝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死亡原因,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80%以上。研究证实,肺癌、胰腺癌等过去认为无菌的肿瘤瘤体内存在微生物。目前,学界尚未明确肝细胞癌中微生物组的特征和临床意义。
该研究从91名确诊为肝细胞癌的患者中采集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证实肝细胞癌组织内存在细菌。随即,研究人员发现,肝癌及癌旁组织微生物组的主要组成是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但不同患者、同一患者瘤体与癌旁组织,甚至同一患者不同癌灶间的微生物组在多样性和物种组成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
抗肿瘤和促肿瘤作用的微生物共存于肿瘤微环境中。研究团队进一步将肿瘤内微生物分为2种“肝型”:肝型A和肝型B。与肝型A相比,肝型B的微生物组多样性更高,且肝型A患者术后死亡和复发的风险分别约是肝型B患者的4倍和2倍。
该研究表明,肝癌内微生物组很可能是独立于传统临床及病理特征的潜在的预后标记物,是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肝细胞癌内微生物的特异性与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炎症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高水平的阿克曼菌和甲基杆菌可预测良好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
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为阐明肿瘤内微生物、肿瘤微环境和癌症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以及潜在的临床转化、预后判断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
标签:
推荐阅读
本报讯(特约记者陈明雁通讯员杨华瑜干玎竹)近日,《临床与转化医学》
一、河南省2023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统一招生录取大数据
以上数据为网
可能是肉鸡营养性腿软症在肉鸡饲养中,肉鸡腿软症是一种常见疾病。由于
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根据最新洪水测报,8月9日凌晨2时至6时,大清
第三代身份证已上线?还需要提供银行卡信息?近日市民张阿姨来到上海市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商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